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打造诗意学校 共建精神家园

江西省横峰县第一小学网上家园

 
 
 

日志

 
 

评王颖卿老师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2015-03-27 21:05:4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评王颖卿老师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观看王颖卿老师2011年5月执教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觉,即:新课标的理念对王老师来说,已经化为她的教学行为,而学生正是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多变交往的教学环境中从多方面得到了发展。

 一、从猜想到验证

    教师先从谈话入手,问学生喜欢不喜欢魔术大师刘谦以及为什么喜欢他,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一种神奇的数学世界。接着王颖卿老师自己亲自做起了简单的魔术,在做纸圈时先做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翻转180度,再用胶水粘牢,是不是一条边一个面呢?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动手检验。再沿着二分之一线剪,沿三分之一的线剪,教师每引入一个新的情境,总是让学生大胆地猜测,再小心的验证。学生在这种人际互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猜想和验证这个科学工作方法的启蒙教育。

二、从模仿到创造

    模仿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方法之一,但模仿仅仅是手段,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从模仿到创造,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在这节课从变魔术引入到第五个环节,让每个学生自主地玩,这就是从模仿到创造落到了实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地产生“为什么”。我想这也应该是当今课堂索追求的境界,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从符号到想象

    数学是一门符号性的学科。从某种意义说,数学正式因为其符号的简练性和抽象性才显示出数学之美、数学应用之广泛。在本节课中,王颖卿老师不仅让学生懂得“单侧曲面”、“双侧曲面”、“莫比乌斯圈”等数学术语,更可贵的是,在每个环节老师不仅创设了让每个学生剪一剪、画一画、拧一拧这种活动情境,而且还让他们在动手之前想一想,而学生正是在想一想的过程中落实了空间想象能力。

 四、从教学到现实

    本节课的第六环节和第七环节的设计,我认为既朴实又有新意。教师把前几个环节学生探索学习到的知识返回到了现实,又一次激起了学生情绪兴奋之浪花,使学生在兴奋时能真切地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有用的。教师还让学生大胆想象,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应用莫比乌斯圈的原理。有学生讲过山车,有学生讲滑梯。教师应用图声并茂的动态课件,让学生体验了数学之美,又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产生不断地探索未知的欲望。 

 

    总之,本节课从猜想到验证、从模仿到创造、从符号到想象、从教学到现实的过程就是每个学生从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的过程。

     另外,我还是很欣赏王颖卿老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她以女教师的和蔼温柔、机智、幽默、亲切体现出他对学生的关注和爱。语言的流利连贯,几乎不会出现卡壳的现象,真是个优秀的演说家。

如果本节课对猜想和验证这个科学工作方法进一步加以关注和强调,对学生的创造给与更多的展示,对学生操作中的差异处也作为课堂资源加以利用,指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局限于卫冕,杨梦那几个学生,则这堂课会更加精彩。

 

                                                                                                                   横峰一小           蒋香英

 

                                                                                                                                         2015年3月27日

 

  评论这张
 
阅读(12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