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打造诗意学校 共建精神家园

江西省横峰县第一小学网上家园

 
 
 

日志

 
 

三年级数学组“生本课堂“公开课《二进制数》教学设计及反思(执教:李菁)  

2016-04-17 20:40:32|  分类: 教研活动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课前思考:

当我选择《二进制数》作为我三年级亮相课的内容,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逼迫吧!

要想有一节原创的教学设计的确不容易。现在的网络如此通畅,小学阶段的各种各样的教学设计遍地都是,想不借鉴别人好的创意都难。去年上当当网买了一套汉声数学图画书,才翻了一遍《二进制数》就把我师范没弄明白的知识给弄明白了。是我变聪明了?这不可能。一定是这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讲解,契合我当下的思维方式。那么,选择给三年级的孩子讲解,是不是让孩子们攀梯子摘桃子。先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临近寒假尾声,与罗恩老师的《优秀是教出来的》书的相遇,又改变了我的想法。既然罗恩老师已经尝试过教高出学生几个年级的知识,我拿一节课尝试又何尝不可呢。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看完《启发每个人思维的数学小书》之后,我更清楚我教授数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打开数学思维的神奇大门,进而再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许我自已的思维方式也有所欠缺,我可以在完善自我的基础上去引领学生,这种双赢的局面为什么不值得花时间去实践?也许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砸下的这块石头不可能波及每一个学生,也许我花去的时间,对孩子的分数依然是徒劳无功,太悲观了,就像我想向学生传达的“事情并不总是你看到的样子”。所以,我也务必要注意我的思维方式:说不定就有被我影响到的学生呢。

幸好,这只是一本绘本。最糟糕的结果,就是一个阶梯教室的师生听我讲了一个乏味无趣的故事。另外,既然是尝试,网络上就没现成的东西可用,逼迫自己思考,整个原创的设计,或许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进制数》(两课时)

教学内容:汉声数学图画书《二进制数》

课型:数学概念启蒙课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除十进制计数方法,还有二进制数,知道什么是二进制数,并能尝试将十进制数1-15,转换成二进制数;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尝试用全新的眼光看数学;

3、通过趣味拓展,解读二进制暗码,提高学生合作的兴趣,积极专注的倾听习惯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把十进制数1-15转换成二进制数。

教学重点:对二进制数有初步的认识。

教具:点子图,将绘本制成PPT,一排可控制的灯泡。

学具:厘米尺一把,1248厘米长的纸板各一张。作业纸。(含1-15的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转换,知识链接,课后拓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谈话目的: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心中的担忧,同伴帮助释放紧张情绪。梳理课堂规则,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一、     谈话设疑,导入新课:(5分钟)

知识回顾:有谁还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学会数数的吗?

生:……

师:也就是说在你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用0123456789……这些数数数了,上幼儿园时就知道,如果我们什么东西也没有“当然”用“0”来表示,如果我们有一个样东西“当然”用“1”来表示,如果我们有两样东西“当然”是用……(边讲解边粘贴0-15的数字及点子图)

“当然”是这样吗?“只能”是这样吗?“一定”这样吗?还可以用更少的数字来表示这些东西吗?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绘本故事——《二进制数》。

【设计意图:知识多了,有时候不由自主成了禁锢。思维开阔了,可以帮助人们从束缚里面解脱出来。我们脑子里有太多的想“当然”,如果我们能用全新的眼光看数学,新的发现在等着我们。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     绘本讲述

1、          版本说明。(约2分钟)

2、          绘本讲述。

第一部分:(约7分钟)

通过测量,引出二进制数列。知道二进制数列的基本特点:后一个数是总是前一个数的两倍,而且会不断延续下去。

第二部分:(约4分钟)

通过古老的故事,使学生知道二进制数列的另一个特性:快速增长。

第三部分:(约5分钟)

动手实践:用四小段纸板拼出1-15

砝码称重,进行补充。

第四部分:(约15分钟)

学习用二进制计数

(1)用“是”“否”两个符号记数。小组合作,完成练习纸一。

(2)电脑通过电子“开”“关”传递信号。

(3)还有什么比写“是”“否”,按灯泡“开”、“关”更容易的吗?完成练习纸二。

简单教学二进制的写法和读法。

三、     课堂总结(约2分钟)

1、          有什么收获?

2、          有什么疑问?

3、          出示暗码、密信。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评论这张
 
阅读(123)|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