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不倒翁
美术:周玲
教学目标:
1、 体验造型游戏的乐趣,发现摇摇摆摆不倒翁不同的特点。
2、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摇摇摆摆不倒翁。
3、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学会制作方法,并亲自实践,制作出至少一件作品。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老师带来一个小动物,看看它是谁?
2、老师拨动小青蛙,引学生注意到这只小青蛙的特点。
引出课题:会动的不倒翁
1、 带领学生读书儿歌。
二、 了解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引导观察小青蛙:①底座圆,所以会动。②底部加了小石子,重心低了,所以不会倒。
三、 学习制作方法。
1、 这么好玩、有趣、有创意的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完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折、剪、撕、画、装饰。
2、 教学制作步骤。
⑴简单造型。
先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制作示意图,进行示范讲解。
⑵复杂造型。
同样先引导学生看懂制作步骤,再边示范边讲解关键步骤。
四、 学生动手制作。
教学巡视辅导。
五、 作品交流欣赏。
1、举行不倒翁摇摆舞会。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
反思:
今天这堂课我展示的是很真实的家常课。没有音乐,也没有用课件。但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东西可做,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卡纸、剪刀、双面胶和透明胶。
由于把两节课的内容压缩到了一节课完成,我在制作步骤这一环节时有点急,生怕自己讲多了讲慢了学生动手的时间会相对少掉。其实我大可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制作示意图,只要他们真正看懂了,就会少绕弯路,做的时候一步到位。
实际上学生在这节课的表现是挺棒的。他们不但听的时候认真,做的时候也是全身心投入,在半节课的时间里完成了折、画、剪、再装饰等步骤,完成了不为不少形态各异的不倒翁,令我惊叹。
下午放学后,杨丽珍老师告诉我,上完美术课后,学生们还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作品,并准备在第二天送给老师。我想这节手工课的教学任务虽然是基本完成(不倒翁摇摆舞会上成了展示会),但学生在课堂上又动脑又动手,定是获益匪浅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