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打造诗意学校 共建精神家园

江西省横峰县第一小学网上家园

 
 
 

日志

 
 

四语甲组组内公开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与反思(执教人:杨冬兰)  

2016-04-24 12:51:34|  分类: 组内公开课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件中的两个人物。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
  (四)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按“预习”要求,了解初读课文的情况。
  1.提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简单地做个介绍。(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人。具体说,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今天我们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也是伽利略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物理现象。
  亚里士多德,两千三百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他。他说的话被看作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
  2.两位科学家,一位是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一位是三百年前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家相距两千年,怎么走进一个故事里?是谁起了作用呢?
  (是伽利略在起作用。因为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22年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二)读课文,正音正字,检查预习中读解生字词情况。
  1.读准字音(带点的字):
  哲学家     教授     固执
  比萨斜塔
  2.“当作”的“当”,这里是看成,作为的意思;
  “同时着地”的“着”是接触到的意思。

“惊讶”的“讶”。
  3.注意字形:
  区别“宜”和“宣”,“妄”和“忘”的不同。
  4.检查读解生字新词情况:
   
     (三)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中的1~3题。
  带着以下问题读第一、二段,然后再议论解答:
  1.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疑问。那么,亚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呢?
  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
  (“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2.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了加问号的反问的语气(或指出用了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了。)
  3.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
  (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态度。)
  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4.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
  (50秒钟)
  5.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说法提出了什么疑问?读读伽利略提出疑问的那几句话,再认真议一议: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6.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
  (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
  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7.把两个不同的结论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填在“思考·练习”第2题中第(1)题的两条横线上。然后不看答案,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说给大家听。
  轻声自由读第二、三段课文。
  8.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
  (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认真求实的态度。)
  9.朗读第三段。再想一想,议一议,弄清伽利略提出的疑问中的两个结论。

  (四)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以上四个问题想好之后,议一议,然后集中起来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回答出来。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可见,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反复”“许多”“都”“的确”“总是”五个词突出了试验态度的严肃、认真,也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结果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一样。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的试验,目的是公布自己试验的结果,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迷信权威。
  公开试验时,人们认为伽利略竟敢跟“人类的真理”挑战,是胆大妄为,是固执,会丢尽脸的。)
  要求:把第(1)(2)题的答案填写到“思考·练习”第2题的第(2)题中(时间紧迫可在课下做)。
  (五)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
  2.现在把回答的一句话,跟老师提问的一句话,颠倒顺序,它们中间加上“所以”,看看句子的意思变没变,为什么?
  (颠倒顺序: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因为),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
  (是后者)
  4.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也会有错的”)
  5.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权威、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权威、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六)正确,流畅地通读课文。
  (七)拓展延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的事吗?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板书设计:

25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敢于质疑            博学

认真求实            权威

科学探索            信奉

 

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敢于破除迷信、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这一课的教学给我最大启示就是课要忌花哨、重实效,简简单单从语文文字中云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课后我觉得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1、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在这一点上还给学生布置了预习,让学生查找搜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资料,关在班上交流。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2、课堂的学习氛围较好。原本认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解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想是自己操之过急了,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另外,整堂课下来还是我说的较多,而学生说的太少。可能是怕教学完成不了吧,这也是我在课堂上常常犯的错误,我想: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云思考,真正的课堂上的主人,而老师只云引导就好。有时课堂上生成的资源也会出乎意料。

  评论这张
 
阅读(98)|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